飞天文学网,你永远的心灵家园!
您现在的位置:飞天文学网 >> 心灵家园 >> 书画艺术 >> 内容

书画的作伪

时间:2010/3/27 11:13:56 点击:3111


 

  书画的作伪由来已久。唐太宗李世民酷爱王羲之书法,他在广收天下所流布的王氏书作时,四方拍马屁的人都踊跃进献古书作,一时鱼目混珠,真伪难辨,于是沼褚遂良进行鉴定。唐代的书法家和书法理论家孙过庭在他的《书谱》中,也曾谈到他故意假以前代缣帛、题以前贤名款为书而得到遗老们同声夸赞的情况。可见早在唐代作伪的现象已可常见,作伪的手段已很高明,非专门家已莫能辨了。唐宋以下,书画和其他古董一样,被广泛作为商品出售,好利之徒遂不择手段地大量制作腰品,书画作伪之风--代胜于一代,其作伪的方法也多得难以枚举。这里只简述其中最为常见的若干种。

1、仿作

  仿作就是以摹仿而作伪,或以名人真迹作范本临仿,或仿用某名人的笔法,风格以及署款、印章而完全伪造。无论采用哪种方式,都需要相当的功底。古董商人为了牟取暴利,有的还专门花些本钱培养伤作的人才。他们招来十岁左右的孩子,令其从小专习某名家的书画,不准旁学他人。一连学上十年二十年,于是某名家的笔法、风格已闲谙于胸而熟练于手。此时再令其冒充某名家作伪,便能以假乱真。伪作写、画完毕之后,首先用熏旧法将纸本、笔迹、及印章颜色变旧,第二步是按照旧式式样及用料装裱好,第三步是再用熏旧法熏旧,并故意将书画作品弄得有些残破。这样就跟真的古书画一样了。伪作既成,再把它送到某名家的故里或生活、工作过的地区出售,如此便更不会引起买主的怀疑。

2.补款或改款

  补款是将没有落款的古书画补题上古代某名家的款。宋代、元代的绘画多不落款和盖印,即有落款也多用小字写在纸背或所画的石头缝或竹木间。商人收购到无款的画后,则视纸绢属何时代,视笔法、风格似何名家,审定之后则请内行之人摹仿该名家的笔迹补上落款,用熏旧法将题款熏旧,使人看不出破绽。这样,虽然不是某名家的作品,也就可以冒充某名家的真迹而大增其价了。这是无款而后添款的作伪。改款则是原作本有落款和印章,但作者的名气不大或没有名气,而作品却很精美,于是将原款挖掉或裁除,并用同样的方法改题上名家的落款。挖裁补款或改款,又何以能不露痕迹呢?原来古书画因为年代久远,残缺修补乃是常见的普遍现象,也并不容易引起买主的怀疑。无论是补款或改款,其作伪只在名家和非名家之间,就其作品而言都尚属古人真迹,而且并非低劣之物,只是"名"不符"实"而已。

3.利用真题跋而造假作品

  附于作品前后,对作品进行鉴赏、品评、考证等等的文字统称为题跋。一幅好作品,往往随着流传时间的久远而能获得不同时代收藏家和鉴赏家们的题跋。古玩行的行话把这种题跋叫做 "帮手",因为它可以帮助提高作品的价码,题跋越多,其价越高。 于是利用前人的题跋来伪造作品就成了古董商阶暖用伎俩。具体的作法是:用前面所说的仿作手段伪造出作品,在装裱时将所得的前人题跋黏附其上。让人一见有前人的真题跋,就容易连同作品也信以为真了。这些真的题跋是怎么得来的呢?大致有如下几种途径:原作书画虽已残破不堪,但其所附题跋尚存完好,此种即可仿照原作规模伪作书画;从题跋很多的作品上适当裁割出一两则次要的题跋,这样既不致影响原作的价值,又能利用裁下的题跋再造伪作;有的古书画在流传过程中往往数易其主,而这些曾为其主的人,他们的地位、名望又可能有高低贵贱的不同。当作品为地位较卑下者保有时,他所能求得的题跋,其作者的身份、地位也每每较低。当作品转入达官贵人的手中后,他所能求到的题跋也自然是同代的上等名流。于是前后题跋者相形见细。此时的主人轻前而重后,在新行装裱时多把先前名望不大的人的题跋裁去。这裁除的题跋可得辗转落到商人手里。

4.利用旧纸作伪

  好的书画纸张,其寿命可在千年以上,而不同时代的纸张又各具有不同的特点,所以鉴别古书画总是首先鉴别所用纸料的时代是否与作者进行创作的年代相符(自来书画家都喜欢用旧纸,只要纸料与作者同时代或稍早于作者即谓相符),若作者早于纸料的时代,那作品毫无疑问是假的。这是人所共知的情理。相反,若作者与纸料的时代相符,则不易引起一般人的怀疑。作伪的人利用人们的这种心理,常常使用前代旧纸仿造古书画。但是整张的古旧纸料十分难得,作伪人往往在古旧书画上想办法,将古旧书画上的多余部分裁割下来。例如唐宋元明人的写经,每有空白之处;古代的手卷前后和册页之中,也往往留有供题跋之用的附纸和空白页。他们将这些空白部分裁取下来,既无伤于原作,又能获得作伪的古旧纸料。纸料到手,即视其时代而伪造相应的古名人书画。由于古旧纸料的贵重难得,以之作伪者多是高手,故其的作时常可以乱真。


.

  【申明】飞天文学网,笔下文学,许多资源来自网上,供广大同好欣赏学习,并不代表本站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告知。
作者:不详 内容来自:网络
  • 上一篇:书法与中国文化
  • 下一篇:李苦禅作品选
  • 飞天文学网(www.ft77.com) ©2004-2024
  • 本站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站长QQ:84362953 京ICP备120015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