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天文学网,你永远的心灵家园!
您现在的位置:飞天文学网 >> 国学经典 >> 文言文 >> 内容

十三經概略

时间:2010/3/27 23:55:15 点击:2750


十三經概略

*十三經注疏:

1. 易:「周易正義」-魏王弼,韓康佰注,唐孔穎達等正義。

2. 書:「尚書正義」-漢孔安國傳、唐孔穎達等正義。

3. 詩:「毛詩正義」-西漢毛亨傳、東漢鄭玄箋、唐孔穎達等正義。

4. 周禮:「周禮注疏」-東漢鄭玄注,唐賈公彥疏。

5. 儀禮:「儀禮注疏」-東漢鄭玄注,唐賈公彥疏。

6. 禮記:「禮記正義」-東漢鄭玄注,唐孔穎達等正義。

7. 左傳:「春秋左傳正義」-晉杜預注,唐孔穎達等正義。

8. 公羊傳:「春秋公羊傳注疏」-漢何休注,唐徐彥疏。

9. 穀梁傳:「春秋穀梁傳注疏」-晉范寧注,唐楊士勗疏。

10. 論語:「論語注疏二十卷」-魏何晏等注,宋邢昺疏。

11. 孝經:「孝經注疏」-唐玄宗御注,宋邢昺疏。

12. 爾雅:「爾雅注疏」-晉郭璞注,宋邢昺疏。

13. 孟子:「孟子注疏十四卷」-漢趙歧注,宋孫奭疏。

易經本名易象,至明始通稱易經。

一﹑名稱:又稱周易,簡稱易。

二﹑作者:易經成於四聖之手,即伏羲畫八卦,文王重為六十四卦,周公作爻辭,孔子作十翼。

三﹑本義:易一名而含三義-簡易、變易、不易。

四﹑內容:分經、傳二部分。

(1)經部:1﹑卦辭(定全卦之意義)- 相傳文王作。

2﹑爻辭(解釋每一爻之意)- 相傳文王或周公作(每卦六爻,共百八十四爻)。

(2)傳部:後人所謂十翼,亦稱易傳-相傳孔子及門弟子作。

五﹑今十三經注疏為魏王弼,韓康伯注,唐孔穎達等正義。

六﹑始乾卦﹐終未濟卦。

七﹑秦焚詩書及家語,周易以卜筮書得存。

八﹑今所傳易經為費氏易,王弼注為古文。

九﹑易經是由卦爻(ㄧㄠˊ)辭、繫辭、十翼,組合而成的。

十、易經是我國最古之經書。

補充

1、初是卜筮之書,經補充闡釋寫成十翼,乃成為哲學之書。

  2、八卦又重卦,成為六十四卦。

  3、這六十四卦每一卦有一卦辭,說明一卦之義。每一卦的六條線為六爻,每爻有一爻辭,分別說明一爻之義。於是易乃成為一卜筮之書。

4、儒家發揮其義,作了彖辭、象辭、繫辭、文言、序卦、說卦、雜卦等合為十翼之後,易乃成為哲理之書,而被尊為經。

尚 書

一﹑六經之一,亦是十三經之一。

二﹑尚書就是上古之書。元代以後,通稱書經,簡稱書。

三﹑為我國最早的一部史書,為我國最早的史料,也是散文之祖。

四﹑各篇內容,大多屬於古代的公文檔案,體裁分典、謨、訓、誥、誓、命。

五﹑今流傳本五十八篇,內容包括虞書、夏書、商書、周書四部份。

六﹑有今﹑古文之別,漢初伏生用當時通行文字隸書寫成,是為今文尚書。漢武帝末年,魯恭王壞孔宅﹐得古文尚書,是用秦前古文字蝌蚪文所寫。

七﹑現通行的尚書為晉元帝時梅賾(ㄗㄜˊ)所奏之偽古文尚書。其中二十五篇是偽古文。經清代閻若璩考證其為一本偽書。

八﹑今本尚書:現行十三經注疏的尚書,即為今文尚書與偽古文尚書的合編本。

九﹑今十三經注疏,尚書是漢孔安國傳,唐孔穎達等正義。



詩經

一﹑時代:為我國最早之詩歌總集,我國韻文之祖,網羅春秋中葉以前五六百

年間而為西周時代之作品。

二﹑篇數:

1﹑凡三百十一篇,其中小雅六篇有目無辭。

2﹑故今本實有三百零五篇。

3﹑舉其成數曰三百篇。

 三﹑作者:非一時一地一人所作。

 四﹑別名:詩、毛詩、三百篇。

 五﹑地區:為北方文學之代表。

 六﹑編定:在孔子以前,此三百多篇,已流傳於﹁魯﹂國,經孔子重編後遂為定本。

 七﹑風格:其文句以﹁四言﹂為主,一言至八言的句子也有,與﹁楚辭﹂之長短句正成對比。

 八﹑派別:秦火之後,漢代傳詩者有四家:

1﹑齊詩:齊人轅固

2﹑魯詩:魯人申培

3﹑韓詩:漢人韓嬰

4﹑毛詩:魯人毛亨- 獨傳於世,為古文學。

 九﹑注疏:今十三經注疏中之詩經,為西漢毛亨傳,東漢鄭玄箋毛詩箋,唐孔穎達正義毛詩正義。皆守詩序以求詩旨。宋朱熹之詩集傳,廢詩序不用。

十﹑詩序:毛詩有詩序,可藉以明詩旨,其作者相傳為子夏所創。孔子傳詩於子夏,子夏作詩序以明詩

十一﹑詩之六義:風雅頌、賦比興。

 甲﹑詩之體裁(亦屬內容):風雅頌

1﹑風-十五國風。

2﹑雅-大雅、小雅,雅是正之義,所以雅有二義:於聲為正聲,於地為中夏。小雅多和悅抒情之歌,大雅多恭敬齊莊之辭。大雅:朝會之樂,小雅,宴饗之樂。

3﹑頌-周、魯、商。頌純是廟堂樂歌。頌字本是容之義。頌是祭祀頌神或頌讚祖先的樂歌。容是形容,指歌舞並作的宗廟祭祀音樂。三頌之中以周頌為最早。

乙、詩之作法:賦比興

1﹑賦-鋪陳直敘(敘述法)。

  2﹑比|託物擬況(比喻法)。

3﹑興|因事引發(聯想法)。

十二﹑詩經中最早的詩是周頌,最晚之詩是陳風株林。

十三﹑詩之四始:

風 - 關雎

大雅-文王

小雅-鹿鳴

頌 - 清廟

周 禮(周禮、儀禮、禮記並稱三禮)

一﹑名稱:漢時本名周官、並曰周官經。恐與尚書周官篇相混,西漢劉歆改稱周禮。

二﹑內容:周禮的內容是記周代理想中的官制,並不能與周代官制符合。

三﹑篇章:書中述周代理想建官分歲,共分六篇:天官、地官、春官、夏官、秋官、冬官。其中冬官早亡,西漢河間獻王以考工記補之。

※隋唐之世,設吏、戶、禮、兵、刑、工等共六部,實際是受周禮六官影響而來。

四﹑地位:十三經之一,漢鄭玄注,唐賈公彥疏。

五﹑古文經。

儀 禮

一﹑篇章:共十七篇。

二﹑名稱:古稱禮或禮經、士禮。六經、五經之一。

三﹑內容:多為古代士禮。

四﹑作者:相傳為周公作,然無確據。

五﹑地位:十三經之一:漢鄭玄注,唐賈公彥疏。

禮 記

一﹑名稱:十三經之一,本附於儀禮各篇之未,實乃札記式的「記」。因為這「記」是附於儀禮的,所以又稱為禮記。

二﹑作者:乃孔子弟子及其後學所記。

三﹑內容:言哲理,論政治制度,記禮樂器物,述生活儀節,為儒家論禮之重要典籍。

四﹑傳本:

1、戴德(延君)所編為大戴禮,凡八十五篇,今僅存三十九篇。

2、戴聖(次君)所編為小戴記,凡四十九篇。

五﹑今十三經之禮記為小戴記,東漢鄭玄注,唐孔穎達等正義。

六﹑大學、中庸原為其中之二篇。

七﹑與周禮、禮記、儀禮合稱三禮。



左 傳

一﹑春秋的傳有三本:左氏、公羊、穀梁。

二﹑春秋是孔子所作的一部魯國的歷史,起自魯隱公元年止於魯哀公十四年,共二四二年。

三﹑春秋編年而作。紀年以魯為主。左氏傳原不是經,而是春秋的傳。原名左氏春秋,劉歆改名春秋左氏傳。

四﹑相傳春秋時魯國太史左丘明撰。

五﹑作者:本書係左丘明據﹁春秋﹂論輯本事而為之傳,以明孔夫子不以空言立說。

六﹑地位:劉知幾史通,以左傳為編年史之祖。(四庫全書總目以竹書記年為編年史之祖)。

七﹑內容:起自魯隱公元年,迄於魯哀公二十七年,凡歷十二公,共二百五十五年,以魯史為中心,旁及同時代諸國之事。孔子春秋僅記至哀公十四年,共二百四十二年。

八﹑左傳為古文經。

九﹑特色:取材賅博,記事詳密,文字優美嚴謹,後世謂文史不分者,以左傳為濫觴。

十﹑今十三經注疏:

1﹑晉杜預注名為春秋左氏經傳集解合傳於經。

2﹑唐,孔穎達作五經正義,春秋取杜預春秋經傳集解。此後言五經,則春秋屬左氏傳。

十一﹑記載以﹁史事﹂為主,少有義例|編年體。

十二﹑與公羊傳,穀梁傳合稱春秋三傳。

十三﹑今流傳本為古文。公羊、穀梁本為今文。

十四﹑批評:

1、鄭玄:左傳善於禮,公羊善於讖,穀梁善於經。

2、范寧:左傳艷而富,其失也巫,公羊辯而裁,其失也俗,穀梁清而婉,其失也短。。

公羊傳

 一﹑作者:公羊高作。

 二﹑內容:為訓詁之傳,以解釋經義為主(多義例編年體)。今文經。

 三、漢董仲舒治公羊最精。

 四、今十三經注疏中,為漢何休注公羊解詁。唐徐彥疏。公羊傳記載較穀梁傳豐。

穀梁傳

一、 作者:﹁穀梁赤(子)﹂作 編年體

二、內容:為訓詁之傳,以解釋經義為主。今文經。內容不如公羊傳豐富。

三、價值:穀梁傳的存在,不在內容的豐否,而在解經與公羊傳時有不同。

四、今十三經注疏中為晉范寧注。

五、左傳計255年,公羊、穀梁皆242年

六﹑三傳皆載魯12公事,皆為編年體。

※比較:左傳以記事為主;公羊、穀梁二傳,以釋義例為主。

三傳比較



論語

一、作者:孔子弟子及再傳弟子所紀錄。

二、內容:共二十篇,為﹁孔子應答弟子、時人,及弟子相與言,而接聞於夫之語﹂《漢志六藝略》,內容以「仁」字作為重心。

三、版本:漢時論語版本有三:

  1、魯論-凡二十篇,行於魯,為現行論語所據之本。

  2、齊論-凡二十二篇,行於齊。

  3、古論-凡二十一篇,乃得自孔壁。

    *魯論、齊論為今文經,古論為古文經。

  4、張侯論-後世所行之論語﹝無今古文之別﹞。

四、注疏:

 1、十三經注疏中之論語為魏‧何晏注、宋‧邢昺疏。

2、南宋朱熹有《論語集注》。

 3、清劉寶楠有《論語正義》。綜集眾說,考證特詳最重要。

五、價 值:

1、 為先秦儒家重要之典籍,記載孔子言行甚多,而主旨則歸於仁。

2、南宋朱熹取之與大學、中庸、孟子合為﹁四書﹂,並作集注,遂成家喻戶曉之書,元明清各代更用為科舉取士之標準。

3、唐文宗時列為十二經之一,南宋光宗時列為十三經之一。

4、宋趙普嘗言:「以半部論語定天下,致太平」。「半部論語」指前十篇之上論。

5、儒家之中心思想在一部論語。


.

  【申明】飞天文学网,笔下文学,许多资源来自网上,供广大同好欣赏学习,并不代表本站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告知。
作者:不详 内容来自:网络
  • 飞天文学网(www.ft77.com) ©2004-2024
  • 本站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站长QQ:84362953 京ICP备12001531号